A-Lin離開前東家入駐索尼音樂,很開心的是新專輯《罪惡感》看到質感與風格上的變化,儘管我個人對於把〈All In〉當先行曲意見頗多,但不得不說,索尼音樂並沒有虧待A-Lin。
至於All In究竟是什麼意思呢?都進來的意思嗎?那我要出來嗎~還是要進去呢?(咦)
到現在還是不太能理解啊(歪頭)
第一次聽完整張專輯後,個人最喜歡的歌是〈平衡感〉,很巧的是這首歌是A-Lin自己所寫的,其實過去也曾收錄很多首她的創作,像是〈抱緊一點〉、〈Purple Rain〉、〈稀有動物〉、〈最後的天堂〉或者是為慈善所寫的單曲〈往前飛〉,對於她的創作鮮少被拿來當主打個人覺得頗可惜,但換個角度想至少還能被收錄在專輯裡,也不至於是太大的遺憾。
〈平衡感〉這首歌的重低音與沉穩的節奏很能帶領人進入情緒當中,搭配細膩的歌聲與感性的歌詞,十足享受,個人特別喜歡複歌「平~衡感」前面那段滑音,比起她在〈位置〉一曲滑地更長也更有力度,把這首歌的張力都打開來,到結尾時僅以清唱結尾,卻一點都不感頭重腳輕,反而能不感壓力地把情緒釋放,因此我把這首歌列為《罪惡感》中最愛的一首歌。
最喜歡的自然有比較不喜歡的,必須承認〈我笑到都哭了〉這首歌比較不對我的胃口,整首歌營造的感覺怨氣很重,且充斥著低迷的氛圍,有種窒息的壓迫感,儘管我不排斥很悲的歌,但必須承認有些悲傷的歌曲會有種令人不耐煩的氛圍存在,雖然我沒有很喜歡這首,但基於對A-Lin的一種溺愛,默默地我還是整首都會唱了。
不知道近來性別意識是不是變成歌壇的主流,蔡依林新專輯中的〈不一樣又怎樣〉、〈第二性〉以及A-Lin這張的〈Gentlewoman〉皆有觸及性別相關的議題,討論男女也討論同志,加上媒體的報導整個議題也因此炒熱了起來,用這樣子的方式來討論或者渲染議題,也算是歌手特有的關懷社會方式吧。
〈Gentlewoman〉一曲提及「風度翩翩的小姐,也是風情萬種的先生」、「男神女神,實在沒有需要分」試圖去破解男女之間那道明顯的界線,連歌詞中的「他」都改用英文「ta」來代替,算是在字面上的一大突破,一般來說女性意識最怕走過頭變成另一種極端的女性主義,但個人覺得這首把性別意識處理的很妥當,沒有特別偏好誰,畢竟它都說了「最姿態美妙的平衡,叫做男女不分。」
〈拿走了什麼〉、以及〈最後的晚餐〉敘述地是分手的感傷,恰好符合Lin式情歌的風格,令人感到熟悉,而這兩首敘述地內容剛好與專輯同名歌曲〈罪惡感〉相反,因為〈罪惡感〉敘述的是兩人在一起後儘管溫度不再,但卻因為怕分手感到罪惡所以選擇留下,個人覺得比起前述兩首,〈罪惡感〉描述的狀況更加淒慘,那為何會感到罪惡呢?因為沒有一方想當壞人,只好任由彼此的感情凋敝腐敗,這樣與其說是可惜,倒不如說是種悲哀,如同歌曲內容所說地「一旦得到了對方,愛就停止了生長」、「是誰抵抗不了,想飛的渴望」與其害怕得不到(或失去)愛情,擁有一個丟不掉地愛情其實才是最心酸的,畢竟它無聲的拒絕了另一段新開始的可能。
然後說個題外話,A-Lin的專輯似乎有個隱藏(?)的特色,就是註定有一首歌會有點歪掉,像這張專輯的〈我心已打烊〉、上一張專輯的〈笑笑的〉或者是《以前以後》專輯的〈麻煩下一位〉,都是在聆聽專輯是會讓人感到有點疑惑的歌曲,或許是想要加入一點不同的元素在專輯裡,或者是想藉由某些歌曲來中和悲傷、療癒的歌曲走向,無論如何,必須承認專輯中收錄的某些歌很讓人感到奇怪,令人感到不解。
(但〈All In〉除外)(依舊對這首歌有偏見)
註:這篇文章的粗體字都能直接點選連結聽歌,不過好像只能用電腦播放就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