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。




        因緣際會的情況下,看到朋友的臉書PO了這本書,書名〈被討厭的勇氣:自我啟發之父「阿德勒」的教導〉看起來很吸引人且讓人感到好奇,當下便立即訂購了一本來看它到底想探討些什麼。

(是說去年11月才出版,整個超新!)








  看完後只能說,這大概是我看過的書中少數看完會感到很激動澎湃的,但其實也不用太意外,畢竟它討論的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「生活」以及「人生」命題,在每個人都是利害關係人的情況下,自然看完感觸也深刻。









  一開始最令人震撼的是阿爾弗雷德‧阿德勒-即本書最中心理念的提倡人完全否定心理創傷的存在,聽起來很抽象,換句話說,就是否定你過去不好的經驗帶給你的影響,拒絕承認過去發生的事實會決定現在,這與我們一般認知的因-果關係背道而馳,也與佛洛伊德認定的「決定論註一」大唱反調。











  依照阿德勒的思想來看,過去發生的任何事(不論好壞)都只是一個客觀的事實,什麼是客觀的事實?像你的雙親是誰?水的沸騰溫度是幾度?太陽從哪一邊升起?這些都是客觀的事實,也就是說,它不會因為各人主觀看法的不同而有所變化,不會因為我今天認為太陽要從西邊出來太陽就真的會從西方出來,因為客觀的事實通常都已是既定事實,是無法變動的。















  過去你所發生的任何事也是如此,你對過去發生的任何事都無能為力,因為它就是發生了,無論是受到霸凌或雙親離婚,它們就是無法撼動的過去,那能改變的是什麼?就是我們看待事情的主觀看法,也就是說,你可以把離婚這件事看成一種對愛情的不信任,又或者你可以把它視作是一個警惕,在感情關係上更加謹慎,更白話點說,過去發生什麼不是重點,「你」怎麼看待這件事才是關鍵。















  這也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個論點,因為它把身為一個人的主體性拉了出來,讓人們理解到我們並非是牽制於外在事物的客體,而是能掌控外在事物的意義並充分行使自由意志的主體,這讓我想到在〈人,就是賤〉一書上所提到的「只要你不同意,這世上沒有任何人、任何事能傷害你。」








  「重要的不是你經歷了什麼,而是你如何運用它。」








  可一但把個人的「我」拉大時,勢必會相對會排擠到「你」或「他」,換句話說,當我們把個人自我需求放大時,他人給予的外在期許勢必會受到衝擊,因為我們太常活在別人的眼光與期待下,在不想被厭惡、批評的情況下,我們常常會過著別人的人生而不是自己的人生,可是呢,別人來說個幾句主導你人生,就從你人生舞台上消失,但後果是好是壞到頭來都是自己承擔,別人可不負責,這怎麼想都不太對不是嗎?但我們每個人卻都無法做自己人生舞台的主人,只因為我們不想讓他人失望,被他人(無論是你的家人、朋友還是愛人)討厭。








  於是漸漸的,人生便變得很不自由,因為對你所做所為有意見的人不會突然消失,你的人生就變得很像是他人手上的RPG遊戲,劇本是別人寫的,角色是別人選擇的,你只是為了滿足玩家的喜好而活的一個角色罷了,儘管你知道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,卻依舊讓自己活得很累,究竟怎樣才能活得更加自由且無拘無束?








  這本書便點破:「自由」就是要有被他人討厭的勇氣。








  被人討厭這件事誰都不願意,但你也必須承認他人「要不要討厭你」這件事你是干預不了的,因此文中便提出了一個概念「課題的分離」來解釋這個概念,更白話點說就是把你家的事跟別人家的事分清楚,不要雞婆的替別人操心他該操心的事(但我們都很常這樣做)








  比如說你時常為另一半煮了一桌子菜,不管菜色對方愛不愛吃,你自然會希望得到對方的感謝,但你或許不會發現這樣子一廂情願的做法其實是很自私的,久了你就會覺得奇怪,我對你這麼好,做菜少油少鹽又很養生,為你健康著想你還不感激,甚至還嫌東嫌西,久而久之兩人開始有大大小小的爭吵,關係漸漸變質。

  可說真地對方「要不要感激」這件事你插手不了,因為從課題分離的角度來看,那是屬於別人的課題,不是你能管的。








  同理,像是「我這樣做是為你好!」、「你怎麼就不能為我著想?」都是干預別人課題(或者別人干預你)的典型例子,這不是在教唆你要無情,而是要知道有些事情你該放手,管到不該管的事情煩到他人也累到自己,何苦而為呢?









  當我們把人生主導權拿回自己身上後,便更能感受自由,有得必有失,自由本身付出的代價(不被他人認同)是一般人難以接受的,是的,我們都需要他人的認同感,但這會落入一個陷阱,就是一旦沒有他人的認同我們就不會去做,有他人的認同卻不一定是做我們自己想做的事,一切又再次牽制於他人,這時課題分離的重要性又再次彰顯。








  人都會有想追求卓越的時候,想為自己的未來掌舵,只要記得當你被他人牽制住的一天,就是你停止發展自我的時刻,對於「你」自己是誰,「你」要的是什麼,除了「你」之外不會有人更清楚。然而有時我們卻會不由自主的選擇逃避,只因為感到自卑,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人,做什麼都力不從心,只覺得自卑感像是個影子伴隨在旁。








  在德文中的自卑感單字是由「價值」、「較少」以及「感覺」三的字元組成,換句話說,即對自我價值感到缺乏,然而自卑感依舊是一種主觀的認定,怎麼說呢?






 

  假使你身旁有位身材壯碩的男性很受到大家歡迎,你除了感到羨慕也會對自己毫無線條的外型感到自卑,但青菜豆腐各有所好,有時我們因為某些條件不如人而感到自卑,但那些看似不理想的條件在別人眼裡可能顯得微不足道,有時還可能是個優點。

  於是自卑感到頭來還是有賴於你主觀的認定,不用因為想得到他人認同而再次陷入課題無法分離的窘境。








  若從上述的自卑感例子來看,最健康的態度即努力運動改善自己的身形,把自卑感當作是前進的動力,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目前的情況改善,而不是心甘情願的被自卑感奴役,這也是一個人獲得成長的關鍵。

  但自卑感其實隱藏著一個陷阱-「自卑情結」,亦即把自卑感當作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,以上述的例子來說就會變成「就是因為我身材不夠好,所以不受歡迎。」但若反過來看,這似乎隱喻著說「要不是我不夠壯,其實我也會很受歡迎的啊。」於是自卑情結的反面便衍伸出了「優越情結」,自卑的過度就變成了自大,同樣的例子像是「因為我學歷低,所以很難成功」的隱喻即「要不是我學歷低,其實我是可以非常有成就的」都是優越情結的典型例子。








  於是在個人目標的追求上,自卑感的處理便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,當把自卑感當作是前進的動力,人便自然會不斷的往前邁進,但這一切都依舊看「」自己。

  不過追尋目標固然重要,有時我們必須瞭解活在當下或許是更重要的關鍵,不用總是去想自己到了哪裡,而是要體會到自己是如何度過生命的每個剎那









  假如你夢想成為一個游泳教練,你會以為得到這個頭銜會為你帶來喜悅,但實際上你可能真正享受的是在水中游動的每個「當下」,覺得自己在每一刻都有了成長,就算還沒有真的成為一個教練,你也不會因此感到自卑,因為你在每個當下都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如果我現在只有40分,那我該怎麼做才能達到60分、80分或者滿分,只要知道自己是在前進的,其實你並不會在意自己到底是幾分,甚至到頭來目標往哪裡去並不是那麼重要,只因找到生命的熱忱並熱愛你當下所作所為,其實對很多人來說都已足夠,就算生命在任何時候終止,你都不會因為沒有達到目標而失落遺憾。











 

  打到這才發現字數要突破三千大關(汗),其實這本書的概念說深不深,說淺也不淺,每看一次(目前第三次)都會有不同感受,雖然我的理解跟作者的原意可能不完全相同,但很感謝這本書解開我內心很多結,儘管不全打開,但總是得到些釋放,原來生活中的選擇其實比我們想像來的多,有的時候只是選與不選罷了
 




而你也要記得

你,總是能選擇的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註一:決定論(Determinism),又稱拉普拉斯信條,是哲學的一種命題,認為每個事件的發生,包括人類的認知、舉止、決定和行動都是因為先前的事而有原因地發生。(摘自wiki百科)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